2020年的平安夜,巨头阿里因反垄断被调查,无数网友拍手叫好。他们以为其他互联网平台公司可以变得更安全,却没有意识到2021年第一把反垄断大锤落在唯品会唯品会股价暴跌,市值蒸发10.76亿美元,品牌形象损失惨重。这耳光不响。这一次,唯品会被立案调查,走在最前列,但可怕的内幕刚刚浮出水面。
1.300天电商暗战谁是赢家?
重复屠龙者变成龙的故事?早在2017年,唯品会就与京东联手抵制天猫“二选一”。当时,双方共同声明,天猫滥用其市场支配地位,包揽生意。涉嫌违反《不正当竞争法》,严重侵害商户自主经营和消费者选择权,扼杀公平竞争环境。没想到,仅仅在过去的三年里,声称抵制违反公平竞争行为的唯品会,就成了抵制的对象!
这一次,唯品会事件的直接导火索是爱情盘点的报道,但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为什么爱库存即使愿意削减也要向唯品会汇报?唯品会是“特价销售”市场的榜首。然而,随着社交电商新秀的爱情库存的崛起及其令人印象深刻的增长速度,尤其是在‘特卖’市场,这种格局正在悄然改变。唯品会,意识到了危机,第一时间开始与爱情库存作斗争。想在黎明前‘干掉’竞争对手。早在2019年,唯品会就开始小规模打压爱情的库存,给一些店铺和商家施加压力。2020年3、4月,第二波开始,涉及品类继续扩大,但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也没有大的出圈动作。到2020年下半年,唯品会可能真的很着急,开始加大“粗暴”的力度。
迫使商家实施二选一涉及到前所未有的业务广度和执行力度,涉及的类别从服装到其他类别,如母婴\' —— 《科创板日报》
在强大的压力下,唯品会,爱库存受到了直接打击,并收到了品牌产品下线和档期取消的不利消息,平台商家的利益和平台收入也受到了冲击。毕竟和当时如火如荼的唯品会,相比,后起之秀的爱情盘点还是太稚嫩了,胳膊拧不动大腿,商家会用脚投票。
然而,我没有吞下我的骄傲。2020年6月,我推出了一个去中心化的特卖平台‘湘电’,直接针对唯品会特卖平台。2020年9月3日,我发表了抵制唯品会的声明没想到,唯品会不仅没有收敛,还强迫商人二选一加紧。我迫于生存的压力,最终选择了公开报道的方式求助。值得注意的是,在给相关部门的举报材料中,Ai Inventory收集了数百家商户被迫带队二选一的证据材料,其中,一旦发现商户的产品继续在Ai Inventory销售,将立即通知商户。甚至直接下线其在唯品会销售的所有产品以示惩罚’都可以被视为唯品会强迫二选一,某商家涉嫌通过不正当竞争进行垄断的犯罪行为。
当然,相关部门对所有企业一视同仁,举报会被受理,但受理后会有严谨细致的调查取证过程,这也是去年9月9日的举报直到今年1月14日才正式定下基调的原因。这场黑暗的战斗持续了300多天,终于结束了。
唯品会似乎赢得了现场,但它也为随后的事件奠定了基础。爱情盘点看似吃了大亏,却收获了更多网友。
2.内忧外患交织,唯品会还能走多久?
遭遇被大欺凌、不正当竞争打压的唯品会爱情盘点,颇有几分小强精神。非但没有被打败,反而在2020年11月18日成功完成了C轮融资,可见资本市场对其商业模式持乐观态度,对其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但是,爱心盘点不能掉以轻心。目前围绕爱心库存的负面舆论主要集中在网上卖假货、售后服务差、退钱难等问题上,甚至获得了7次“不建议下单”评级。显然,这些客观问题会成为爱心库存发展的障碍。也许船遇到了麻烦,掉头了,唯品会:的问题更多了
1.定位错误、高管频繁更换和用户流失
近年来增速放缓几乎停滞,电商金融物流多元化扩张计划未见水花。由于定位不清,导致大量用户流失。2018年,唯品会, 沈亚,首席执行官发表公开讲话,声称唯品会将回归“特价销售”战略。根据天眼查等查询平台的公开信息,近两年唯品会高管团队经历了频繁的震荡。公司财务管理部首席财务官杨东皓,和公司首席技术管理部首席技术官黄彦林,相继辞职。唯品会对具体原因守口如瓶。
2.市场规模和营收增速下滑,与阿里, 京东和拼多多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唯品会与阿里, 京东、拼多多在年活跃用户、订单、收入增长等方面存在巨大差距。在2020年的Q2,唯品会营收增长率仅为6%。同期,阿里和京东均破20%,拼多多创下60%的纪录。2020年Q3,中国网上零售B2C市场交易规模达到18692亿元,而唯品会市场份额仅占2.5%,远远落后于天猫和京东这些电商巨头可以说把唯品会远远甩在了后面。
3、想坚守销售的城市,又遇到黑马‘挖’墙角
在综合电商和社交电商领域碰壁的唯品会,一心要守住库存电商这个唯品会最后一块蛋糕的轨迹,此时偏偏有一匹强势黑马钟爱库存进入,唯品会的压力急剧增大!
爱库存(上海钟丹)于2017年9月推出,2018年5月销量突破1亿。那一年,GMV人口超过30亿。目前已有200多万商户入驻,C端用户突破1000万。三轮融资累计近10亿,还着力打造仓储物流,不断强化供应链基本功.
种种迹象表明,凯旋爱情股票已经成为与唯品会争夺食物最直接的‘死敌’,这也是为什么到处都是硝烟的原因。
4.陷入“伪”品会,并为删除帖子付费。唯品会卖假货的报道被搜了很多,限于篇幅,有2万条泄密:
2015年,唯品会周年庆活动被质疑销售假茅台,茅台公司甚至直接与唯品会:\' Never合作唯品会\',然后被迫赔偿903名消费者,事件就此结束。
2020年,北京消费者协会将一款在唯品会网上销售的品牌毛衣命名为涉嫌销售假毛衣。虽然唯品会在事件后下架,但却造成了品牌形象受损、信任危机等诸多负面影响。
在唯品会不仅卖假货,还为删帖付费2020年12月14日,中国裁判文书网对一起涉及带薪删帖的非法经营案作出一审判决。2017年底,广州宸熙通广告传媒有限公司开始为唯品会提供删帖、删帖、屏蔽负面信息等服务,每月在唯品会“维护”负面舆论的支出高达80万元,每年负面公关费用超过1000万元。至此,反垄断重锤、战略不当、增长乏力、股价下跌、折扣补贴缺乏吸引力、规模停滞、深陷假货、有偿删帖等负面标签,成为唯品会离不开的包袱。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前路注定崎岖。
3、屡次挑战底线,谁给了唯品会勇气?
事实上,爱库存的报道只是冰山一角,针对唯品会垄断竞争的投诉数不胜数,却没能激起太大的水花。因此,只有爱尔盘点和唯品会之间的“暗战”最终站在了聚光灯下。过去两年,许多报道和诉讼都没能让记性,成为唯品会的首脑。此外,唯品会对该报道的回应是轻描淡写的“假新闻”。如此不屑一顾,我不禁要问,唯品会是不是吃了熊心的豹子胆?2020年12月31日,中国市场监管总局公告,决定对阿里,巴巴旗下的京东, 天猫、唯品会三家平台进行行政处罚,并分别处以50万元罚款。
当然,处罚行为值得鼓励和做好,但对于这些巨头来说,违法成本太低,违法成本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2021年1月14日,在阿里,人民看到国家对这些互联网巨头的严肃态度后,市监总局正式对唯品会立案调查。在一夜之间蒸发了64亿股之后,唯品会终于“害怕”了。开始了严肃的回应:关于郭敬明和于正,之前的道歉,他们有些相似,没有看到任何深刻的反省或检讨真诚地忏悔自己的错误行为。他们认识到‘懦弱’/道歉只是在更严格的监督下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打了大锤后点头弯腰。
后记:
随着反垄断深入人心,这些巨头嚣张的日子将成为历史,觉醒的消费者选择了用手投票。可以预料,如果他们继续玩‘二选一\',’的平台,他们会烧死自己!
一方面立案调查的影响是巨额罚款可能成为现实,让巨头们永远体会不到‘韭菜’的痛苦。依然梦想着肆意收割春秋。
资本使人膨胀,用劣币追逐良币是吸引金钱的好方法。只有必要的监管,才能使企业回归理性,才能使企业在偏离价值观的轨道上及时刹车,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对唯品会的调查绝不是结束。只有让达摩克利斯之剑高高挂在互联网巨头身上,才能有一个更公平的竞争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