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文章有侵犯权利的嫌疑?原创和抄袭有什么区别?
浏览:250 时间:2023-1-20

作为一个一直在提供原创运营知识的自媒体人,我常常在想,什么是“知识”?

用“知识”这个词,有一个同义词叫“经验”。什么叫做“体验”?

这两个字困扰了我很久。

可能很多新媒体编辑从来没有真正理解过什么是原创内容?

如果我们认真对待知识产权,我们大多数人可能已经侵权了。

一个

知识和经验

要谈原创内容,首先要谈阅读。

从小在学校成绩不好,好在喜欢读书。小时候因为爱好喜欢看武侠和野史;放学后爱上漫画和网文;工作之余,我钻研业务逻辑和互联网。

阅读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之一。

后来觉得不对劲。阅读并不意味着学习知识,而是把信息储存在我的大脑里。一段时间后,大部分内容都会被遗忘。

如果说读书后获得的信息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工作状态,重塑我们的三观,那么我认为这本书是值得一读的。

之所以叫信息,是因为书提供知识。我把读到的信息分为两类,一类是知识,一类是经验。

知识被每个人验证、正确和相信(如科学知识)

经验是从生活经验中总结出来的信息(如商业模式)

经验是能力的一种形式,学习知识是形成能力的载体。

在这些争论中,我提供了以往多元化的知识和经验,试图通过底层逻辑和深度解读帮助新媒体从业者成长。

但是在提供内容(写文章)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看完别人的内容,然后提出自己的意见,是原创内容吗?

我们提出“分泌肾上腺素可以提高标题打开率”。这种纯粹的底层逻辑是原创内容吗

转载新闻内容再创作,是原创内容吗

我翻看了一下知识产权法的一些规定,发现这些问题太大了。即使是现有的法律法规也无法100%判断原创、抄袭、洗稿的界限。

2

原创的核心要素

百科对原创的解释是独立创作。

原创性不属于歪曲、篡改他人作品或者抄袭、剽窃他人作品而产生的作品,也不属于改编、翻译、注释、整理他人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

“原创”、“抄袭”、“洗稿”是每天围绕新媒体人的话语。首先你需要知道几个知识点(有的引用法律法规,有的来自个人观点)

1)已知材料

比如这个摄影场景,我们拍的是自然景观的照片,是公开的,我们用自己的相机拍的任何照片版权都属于我们。

如果文字也是自然孕育的,那么我们再创造就不是侵权。然而,写作实际上是以前人们做的。

里面的《西游记》和《三打白骨精》都是大家熟知的材料。经过中国版权50多年的产权保护,这本书将成为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公共文化遗产。大众可以免费使用、改编等。并注明原作者的出处。

我们可以采取任何表现形式(在不篡改或歪曲作品思想内容的前提下),依靠这种素材创作出具有独创性的新作品,而这种新作品的版权属于我们。

又如“不保留任何权利”的pD(publicDomain)公共领域,包含全人类的公共文化遗产,任何组织和个人对其都没有全部权益。例如,歌德作品和贝多芬交响乐已经过了版权保护期。

也就是说超过一定时间范围的作品都是大家熟知的素材,我们可以把这些新人作为我们的创作素材,进行二次创作。

但行业内经常提到的已知/公开材料,大多是指某次公开会议、公开演讲、公开活动所暴露出来的材料。

2)免费内容

智库百科显示,没有法律限制阻止人们使用、发布、改进和共享的功能性作品、艺术或创作可以称为免费内容。

重要的是,当自由内容被改变、扩展或并入其他作品时,所产生的作品必须以同等或更窄的自由合法发布。不管是免费的还是付费的,免费的内容一定是可变的。

根据定义,公共领域的作品版权已经过期或被放弃,因此不能授权。然而,这样的作品仍然被认为是免费的内容,因为它可以随意使用。根据公举,的说法,百度百科全书和维基百科的信息都是已知材料和免费内容。

再比如,在另一种情况下,全球用户在cc0协议中贡献的内容,在全球用户放弃该内容的版权后,在网站上共享。我们可以直接使用,修改,商业用途等等。

3)新闻版权

《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使用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但是应当标明作者姓名和作品名称,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发表或播放其他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已发表的时政、经济、宗教问题文章(不含作者声明不允许发表或播放)

《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六条规定,传播、报道他人编发的时事新闻,应当注明出处。

传播、报道他人编发的时事新闻,在注明出处后,无需承担侵权责任。只要不篡改新闻的思想内容,就可以进行二次创作(评论等。)基于新闻事件

也就是说,时事新闻不受知识产权保护,但新闻评论受知识产权保护。

4)选题

选择一个主题并创建它。

如果题材是某人的故事,那么这个人需要申请版权来证明版权属于自己。

如果不申请版权,如果别人引用,别人不会侵犯故事,最多涉及肖像权、隐私权、人身攻击等。

在我们新媒体行业,选题正式化后,通常指的是一个标题。

但标题只是一句话,太短了,版权保护不了。

所以如果你的标题和别人的完全一样,你可能无法证明对方的侵权行为。

通过这几点,新媒体人会豁然开朗。

微信原创内容不代表原创

1)公共材料被创建为原始内容

公举认为,如果有人使用公共材料(演讲听写等)。)在公开会议中曝光,无论会议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都是未经对方同意的侵权行为。

但是著作权法规定引用时注明出处是合法的,没有唯一性,任何人都可以引用。

改编或者评论已发表的材料,发表自主创作的作品,是原创内容。但是仔细想想,好像不太对劲。似乎性质比直接使用更严重。

这个恐怕很多新媒体编辑都做过,我自己也做过。

2)用户将原创知识传播给其他用户

希望微信官方账号提供的纯原创知识,能够被所有用户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使用,用户也能把知识传递给更多的用户。

但如果有人抄袭我的原创知识,利用我的知识为自己谋利,我肯定会不高兴。

3)证明创作时间

我仔细想过,如果我想出来的文章和某人文章的一些内容相似或者一致,或者有些观点一致。

其实这不是抄袭,也不是洗稿,因为不是自己主动做的,没有商业目的,也不是故意损害作者的经济权益。

但是从法律上来说,需要证明这个内容是原创的,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比对方早展示创作时间。如原始文稿、书面文稿、电子文档等。

但事实上,这并不是100%正确的。很多时候,如果你比别人晚发表,就证明不了。

4)术语用法

我整理了一段话,里面的一些术语可能是沿用了别人提出的术语,但是我下意识的使用了,所以可能是侵权了。

我接着想,恐怕只有字典/词典里的单词(免费内容)才能证明是纯原创内容,知识产权归我。

5)微信原创文章

微信原创文章仅为微信文章数据库中的原创文章。文章A在微信数据库中出现的时间早于文章B,所以可以标记原文章。

如果甲条与乙条存在部分重叠或相似,则涉嫌侵权,可以在微信上投诉,可以进行法律辩护,但无法确定谁抄袭谁。

更常见的是两篇文章内容相似是基于知名素材/免费内容的二次创作,所以有业内常说的洗稿。

6)判断草稿

洗稿的方法是换词、删词、倒句等等。关键词是,虽然文字和顺序变了,但中心思想没有变。因为洗稿的目的大部分是为了偷懒,或者把SKU留在对方的爆料内容里。

业内大部分洗稿都是基于知名素材进行再创作后出现的现象。可能是无意的,也可能是有意的。因此,任何人都可以有理有据,旁观者也可以站队,但真正的锤子却无法决定。

7)避免洗稿/抄袭

我认为有几种方法可以避免被指责为稿件准备/抄袭。

第一,从道德层面出发,我们没有洗稿的动力。

第二,从商业角度,我不想靠别人的内容(不管这个人的内容是原创还是非原创)为自己谋取利益

第三,独立创造独特性的内容是指我观察社会后独立思考的内容。

我觉得,如果非要证明手稿是谁开发的,不如不开发手稿。那么洗稿的概率就会降低,任何人和谁之间都不会有争议。

本文转载自运营公举,的磊磊(微信官方账号id :公巨雷),免费阅读20万字新媒体运营知识,提升新媒体运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