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服疫病,重新认识AI的颠覆力?
浏览:271 时间:2022-1-16

一个公司要想在市场上脱颖而出,靠概念和故事是撑不了多久的,必须要有足够的实力证明自己。

作者/刘亚杰

Editor/薄冬梅

AI的未来是怎样的?

在国际形势复杂、资本市场冷淡的背景下,一些负面声音开始出现。然而,在这场疫情中,检测、病理图像分析……的广泛应用,证明AI依然熠熠生辉。

虽然AI技术已经发展多年,但直到2016年的一款Go游戏才正式进入大众视野,这似乎是AI产业落地的开始。随着AI行业进入者的增多,AI的落地进程加快。“市场已经从野蛮生长进入去泡沫阶段,我们要进一步及时思考AI的落地。”

如果说2019年是人工智能大规模落地的第一年,那么在2020年,通过这场疫情,人工智能的产业化价值得到了发挥和释放。与此同时,这个闪耀的行业无疑依然是资本市场的宠儿。

01

疫情中的人工智能产业落地

随着疫情的到来,AI防疫、AI医疗等项目已经从“可有可无的需求”转变为“现实需求”。比如在社区排查方面,百度推出智能外呼平台,帮助社区快速完成居民排查;在疫情诊断过程中,阿里基于5000余例CT图像样本数据,开发了全新的AI算法模型,能够在20秒内快速完成对新冠肺炎图像的分析,分析结果准确率达到96%。

在复工的时刻,监测体温当然更重要,尤其是在大规模人口流动的情况下。在2月28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曼青,强调了这一点:“(AI)企业开发了各种红外测量设备,可以与人工智能相结合。快速识别谁是发热患者,有效提高(人群)流动速度,提高一定效率。”

旷视科技是吴曼青院士提到的典型企业之一针对防疫资源短缺、体温监测产品供应紧张的情况,在旷视科技春节期间紧急研发推出“明骥\"疑似发热人员智能筛查系统(以下简称“明骥System”),提出了“红外/可见光双感知人体识别和人像识别”的创新解决方案。

在防控一线,针对戴口罩很难找到测温区域的问题,旷视AI测温系统可以先准确找到“额头”再用人脸识别技术快速测温,根据黑体标定,人体测温误差为0.3。

据旷视,科技人员介绍,一套AI测试系统可以在地铁出入口部署16个通道,基本保证了一个地铁出入口的控制,尤其是当前工作恢复后人员的流动性,让地铁站可以用AI测温系统响应。借助AI系统,只需少量工作人员即可支持多人快速通行,避免排队、聚集带来的安全隐患,提高公共空间安全性,提高通行效率。

而且,这套旷视AI测温系统可以支持3米以上的非接触式远距离测温,一旦出现疑似发热人员,会自动报警,帮助工作人员快速筛选发热人员的位置线索,以便进一步确认和医学观察。这样,测试人员不需要接触发热人员,病毒感染的风险大大降低。

目前,该系统已在海淀, 北京,政务大厅、北京,部分地铁站、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以及部分办公楼得到应用。数据显示,人工智能测温在线期间测量温度的总人数

“下一步,我们还是要利用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一些新技术,一方面支持疫情防控,另一方面支持复工复产。”吴曼青说。可以预见,以旷视科技为代表的AI企业将迎来更大规模的落地和应用。

02

“旷视”的值

2016年,当AlphaGo进入世界视野时,一些媒体警告称:“不要急于商业化”。经过几年的发展,人工智能在中国市场的快速发展显然超出了当时的想象。

据统计,2015年以来全球人工智能市场收入规模持续增长,2019年达到约6560亿美元,同比增长26.5%,预计2024年将突破3万亿美元。基于此推算,未来五年AI市场发展将加速。

新冠肺炎疫情是没有人预料到的“黑天鹅”事件,对餐饮、文化旅游、交通运输等行业造成致命打击。正如硬币有正反两面一样,疫情客观上提高了社会整体的疫情防控水平,提升了人们的疫情防控意识。

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AI测温和AI安全起到了关键的辅助作用。AI不仅成倍提高了工作效率,还让“技术长城\"取代了以前”的有血有肉的长城\",守护着更多人的安全和健康。可想而知,AI测温、AI医疗、AI安全等技术将在疫情后大规模投入实践,这无疑是“旷视people”大展身手的绝佳机会。

不仅疫情受到影响,过去被诟病为空中楼阁的AI技术也在寻找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以旷视科技为例,旷视科技为蚂蚁金服, 小米, OppO、vivo等公司的人脸识别和智能拍照技术提供解决方案。根据CIC咨询报告,2018年云人脸识别消费市场中,旷视科技市场份额超过60%,是中国最大的云人脸识别认证解决方案提供商

同时,通过引入海淀城市大脑、北京公租房等楼宇园区和零售行业数字化解决方案,涉足城市和社区管理、消费场景等领域,在个人联网、城市物联网、供应链物联网三大应用场景中不断发力。招股书显示,截至2018年,中国106个城市的政府机构和企业终端客户均使用了旷视科技提供的物联网解决方案。

在AI的落地中,旷视人证明了自己的价值,也将因其价值得到外界的认可。

03

“打铁的时候还是要狠一点。”

2019年底,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66.8%的受访者对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21.4%的受访者对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非常乐观。

然而,公众的乐观并不代表市场的乐观。有投资者表示,“从理论到技术再到成型产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同时,在落地的同时,AI行业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那就是盈利难。曾经有报道称,90%的人工智能公司亏损。

一个公司如果能在市场上脱颖而出,靠概念和故事撑不了多久,必须有足够的营收来证明自己。旷视科技始于2011年。经过几年的“科技”创业,它迎来了自己的“经济”收获。招股书显示,2016年至2018年三年间,旷视科技实现营收从6780万元快速增长至14.26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58.8%。

与此同时,尽管旷视科技在2016年至2018年三年及2018年上半年分别录得净亏损3.42亿元、7.58亿元、33.51亿元及52亿元

从“科技”到“经济”的转变,给了旷视科技登陆资本市场的信心。2019年8月25日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后,有望成为中国“首只AI上市股票”。近日,经过半年的等待,官网发布的信息显示,港交所,显示旷视IPo申请状态显示“失败”。据相关人士透露,只要继续补充信息,问题就能解决,不影响旷视上市前景

当然,这对于旷视来说是不够的“未来一家成功的AI公司,一定是一家能够进入一个行业并不断学习和进化的公司。”旷视科技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印奇,曾经这样说过。

旷视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印奇,

随着AI在越来越多的行业和场景中的应用,盈利能力和商业模式也在得到验证。对于AI企业来说,下一个增长点在于开发技术,挖掘场景,提高产品成熟度来实现变现,然后进一步进行技术投入,实现变现,从而形成正循环。

旷视科技就是这种情况。一方面,它继续推广自己的场景应用。除了AI测温产品带来的物联网新场景之外,还在个人、城市、供应链等方面推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其中,在金融身份安全市场,旷视科技占据了TOp1000企业市场的80-85%。

另一方面,其AI产品落地能力也在这场疫情中得到了验证。据了解,在此次疫情中发挥作用的明骥, AI测温系统,从最终开发到各种系统上线仅用了约两周时间。

不仅如此,旷视有望在3月底前开放自己的人工智能算法平台Brain和深度学习框架MegEngine。长期以来,AI开源系统长期掌握在谷歌等国际科技巨头手中,中国开发者在使用国外技术时,往往会因为国际形势等各种因素而受制于人。对于正在成长的中国, AI产业来说,旷视开放其人工智能算法平台,提升整体产能,稳定产业生态,无疑是一个好举措。

04

结论

\"有一种胜利叫做撤退,有一种失败叫做占领.\"

1832年,普鲁士,军事家卡尔冯克劳塞韦斯,的《战争论》一书首次出版。他没有像《孙子兵法》那样传授不败战场的手段和技巧,而是谈了如何在时代中重塑对抗的形式。这是一个重建价值观的时代,胜利和失败有了新的定义。

旷视失败了吗?AI没有机会?显然都不是。鲁,大师第二次甚至第三次申请成功IpO中国移动游戏,已经说明旷视科技的补充信息非常普遍。更重要的现实是,通过近年来旷视和AI的成长,每个人都需要刷新自己对胜利和失败的认知。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清晰地看到未来的市场趋势。

按照这样的价值观,旷视科技没有失败,因为AI还在发光。